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

(三)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一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

3.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4.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1.“无常”的意思是变化不定。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突然”“猛地”。 2.①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②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③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3.母亲说的“好好儿活”——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要好好儿活”——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4.: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要永远有信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及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尤其通过段中“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中的“突然”一词,“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一句中的“猛地”一词,理解出句中“无常”的意思是脾气变化不定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母亲说“好好儿活”,实际上是鼓励作者同病魔作斗争,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怀,也从侧面体现母亲的坚强的性格。我说的“要好好儿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4.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的作用。作者在结尾特意写北海的菊花,衬托了秋天因菊花的开放变得更美,也衬托出母爱的伟大。同时写出了从情感上分析,写出了我已经从病痛中坚强的站起来,像菊花那样坚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的。”联系“野花”“眼睛”“星星”共同特征的词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野花什么样的情态?

2.“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三段用了一些富有情感的词语,如“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请另找一个词,说说好在哪里。

4.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

 

查看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陈太丘与友行 

太丘舍,去后乃至

门外

而去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委    B. 学而时习之    C. 人不知而不蕴    D. 博学而笃志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赞扬了小元方聪慧明理,也肯定了友人知错能改的正确态度。

B. 友人怒骂其父时,元方据理反驳,指出其“无信”、“无礼”,表现元方年纪虽小,但聪慧过人,明白事理。

C. 友人的“无信”、“无礼”,但能知错能改,可作为正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D. 本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查看答案

春的最后三段把春天比喻成“像……”“像……”“像……”。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用比喻来赞美春天。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 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 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 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 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