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节选自《隆中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

(2)时人莫之也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岂愿见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尝与/人佣耕

B. 亮/躬耕陇亩

C. 先主/器之

D. 将军/宜枉驾顾之

4.两文段中的陈涉和诸葛亮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两文作者在突出这一特点的写法上略有不同,甲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乙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表现的。

 

1.如果 承认、同意 2.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将军你是否愿意见他呢? 3.A 4.志向远大语言动作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苟”“许”的意思,注意积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中要注意“安”“志”“岂”“愿”等的含意。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试题分析:A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尝/与人佣耕”。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4.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对比阅读,要求比较人物形象和手法的异同。注意对原文人物形象和手法进行比对分析。此题可以概括为:两文段中的陈涉和诸葛亮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志向远大;甲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乙文主要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们的词中也多有体现其忠君报国建功立业之志的句子,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

C.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文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 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⑤②③④①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⑤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