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略无处  ____________     (2)夏水陵  __________   

(3)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     (4)属凄异   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 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C. 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

D. 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4.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阙”通“缺”,空缺漫上飞奔的马延长 2.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3.C 4.示例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你!(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奔”:飞奔的马。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关键。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2.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自”“曦”“至于”“襄”“溯”等词语的翻译。 3.试题分析: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清幽秀丽”错。应突出的是三峡的凄婉美。 4.试题分析: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方法:把握三峡的总特点,然后再分层次介绍。语言要有广告词的特点。广告词要巧用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广告词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简洁明了。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庭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登岳阳楼(其一)》中,诗人顾影自怜,抒写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活动一:“唇枪舌战”。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字正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

正方:我方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人们的书写能力,以致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某中学对该校初二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奔跑吧兄弟”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奔跑吧兄弟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8%

72%

85%

15%

 

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

储钱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钞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你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赵竹青)我国8月发射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轨测试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于11月中旬完成全部测试,开展科学实验。

据介绍,卫星平台、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目前已经完成,星地链路也已经基本打通。卫星目前的状态良好。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参数调整,争取在后续的在轨测试中寻找到最佳的工作点。”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告诉记者。

运行在距地面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墨子号,个头并不大,仅有640公斤,肩负高速地星密钥分发、星地量子纠缠分发、星地量子隐形传态三大艰巨任务。

量子卫星所做的实验需要天地之间的密切配合。“整个系统相当于一个天地一体化的实验室。”量子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卫星系统副总师彭承志告诉记者说,卫星上天,仅仅相当于是将建筑材料准备就位,而在轨测试就是要把这个天地一体化的实验室搭建起来。建好后,科学家们才可以利用它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从备选词语中选两个词语,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进行解说。(要求:语意连贯)备选词语:厚道 饶恕 真诚 宽容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恶,恶必遭报应;

我选择忍让,不是我退缩,因为我明白,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天高海阔;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归田园居》(其三)这首诗叙事、抒情相结合,以平淡自然的诗句描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保持自己的清高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终生隐居的意愿。

C.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D. 《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