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选 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选     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挼了挼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描写,表现了父亲的___心理。

2.揣摩第④、⑨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

①“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作者把___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___

4.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

 

1.外貌(或:神态、表情)渴望被儿子关爱(或:想和儿子住在一起。或:无奈、凄凉、痛苦。) 2.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如果妻子真提出离婚.就答应她的要求。 3.父爱给自己的感动内心所受到的感动很深、很强烈、不可抑制(或:父爱父爱的博大深厚) 4.①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②要为儿子捐献角膜。 5.父亲:爱儿子,体量儿子,为儿子着想,宁可为儿子牺牲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沉父爱的父亲。儿子:孝顺父亲,感恩父亲,算得上是一个好儿子。妻子:自私,冷漠。 【解析】 1.句中的“看上去” “满足”“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可判断是写父亲的神态,描写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是内心感伤的表现,想哭又不愿哭出来,眼里含着泪花。 【点睛】首先要知道描写方法种类、特点及其作用,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并根据句子内容分析。分析作用时,要根据句子附近上下文的内容,有时还要结合全文内容与主题加以理解。 2.一小题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直接原因是“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题干中要求回答根本原因,由上文与妻子争吵的故事情节我们可知,根本原因是“怕妻子跟自己离婚”。二小题根据尾段“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的语句,可知,妻子与他的矛盾焦点是父亲去不去老年公寓,不去就要与他离婚,既然现在不让父亲去老年公寓了,自然是做好了与妻子离婚的最坏打算。 【点睛】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弄清矛盾的焦点,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首选用原文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更要用原文语句了。 3.“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潮水”之前的修饰语是“一股看不见的”,之后的表现是“满脸泪水”,动作是“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由此我们可知,这股看不见的潮水是内心的感动。 【点睛】本句很明显是让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清楚,分析时要结合语境答出效果。我们平时做这一类修辞题的时候要注意比喻句的构成,不管是明喻、借喻还是暗喻都可以还原成本体、喻词、喻体三部分。 4.父亲是一个为了儿子宁可做出任何牺牲的人物形象,他先是“选择”在去老年公寓,为儿子维持了婚姻。后是为了儿子宁愿捐出眼角膜。读完全文即可得出结论。 【点睛】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求分析标题指代内容的,更要到原文中从前向后提取,注意一定要分析全面,不要遗漏。 5.我们可以选父亲,这也是首选的角度,因为文中父亲的形象很鲜明,他爱儿子,体量儿子,为儿子着想,宁可为儿子牺牲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沉父爱的父亲。当然也可以选儿子,儿子虽然最初左右为难,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孝顺父亲,感恩父亲,算得上是一个好儿子。选妻子也可以,可以分析她的自私,冷漠等。 【点睛】分析人物的形象,对人物做出评价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情感态度的变化等综合分析。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们小组的亮亮说:“中考在即,时间紧迫,哪有什么闲工夫去诵读经典呀?真不明白诵读经典有什么意义。”你觉得他的态度不对,对诵读经典的意义缺乏认识,就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亮亮恍然大悟,表示理解。

 

查看答案

学校拟进行“与圣贤为友,亲近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参加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展示演出,你所在的小组要策划两个节目,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至少两种演出形式。(回避示例)

示例:全班集体配乐朗诵《弟子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_______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____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3)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5)《沁园春 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换成“过”好不好?为什么?

3.“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