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实践 某班组织一次“语文学习交流会”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综合实践

某班组织一次“语文学习交流会”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交流会上,同学们都赞同学习要勤奋的观点。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典故,请你写出其中的人物典故两个。

2.方仲永天资聪颖却未能成才,请你举一个和方仲永相反的例子。

3.请你写一句关于天才与勤奋关系的名言。

 

1.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2.爱迪生先天不足,经过后天努力,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解析】 试题分析: 1.只要能写出与勤奋有关的人物典故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方仲永天资聪颖却未能成才,就是写出一个虽然不聪明但成材的例子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3.所写的名言只要与勤奋关系的一句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的学生李明上课总喜欢在同学回答问题时说无关的话,扰乱学习环境。课后小明以班干部的身份去规劝:“你的父母没有教你尊重别人吗?”但看到小明的父母在场,发现这么说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话。

(1)原先设想的话不合适的原因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说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散文也可以当作记叙文学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我的老师》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 《世说新语》是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古代笔记小说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录,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1.选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为什么孙悟空认为让他做弼马温是“藐视”他?

3.孙悟空得知真相后怒火中烧,直打向南天门,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南方的冬天

    ①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③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yīnyūn),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显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④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⑥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⑦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地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⑧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1.第①段中“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②③两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抓住冬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

3.文中主要写了南方冬天的什么景色?南方之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

5.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的深刻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从诗的题目看这是一首_____诗,从结构特征看是______诗。

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 

的愤激心情。

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