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

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突然,看到父亲在井口边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父爱故事》,有删改)

1.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出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_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__

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3.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有哪些原因。

4.文中的这位父亲最值得你赞赏的是哪一点?请结合文章简述理由。

 

1.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助)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法自救) 2.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美丽安详的氛围,突出男孩凭借自己的努力逃出陷阱后的欣喜心情。 3.①父亲在陷阱边上守候了一夜,彻夜未眠。②父亲整夜都在警惕地防止动物的袭击(1分)。③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作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4.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通过一个“陷阱”,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同时在陷阱附近不时发出声音使儿子产生警觉感,也保护了儿子的安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情感变化过程的梳理。要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情感的变化,可以用文中词语概括,如果不明显,可以自己概括。第一、二段中“他拼命挣扎”“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是写第一个阶段,孩子寻求依靠消极的等待;第八段中“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是写第三个阶段,得知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努力自救。 2.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这一环境渲染了美丽安详的氛围,突出男孩凭借自己的努力逃出陷阱后的欣喜心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人物的内心感受与人物所经历的事件有关系,所以,可以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性文章故事的额叙述中体会人物的所思所想。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森林里有野兽出没,父亲一定“一直守在井口”,父亲一夜没有休息,虽然相信儿子能自救,但也是焦急得彻夜无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文中父亲最值得赞赏的就是教育的智慧。通过一个“陷阱”,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特殊的爱。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活动。

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那就主动去了解他们,让他们也了解你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请写出一句有关交友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右图是“友”字的小篆写法,请根据图解读出“友”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请仿照示例,为朋友点赞。

示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仿写:朋友是什么?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①《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看下面一句话,描述的是哪位老师。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____________

②《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③《湘行散记》中有一篇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写的是给作者_________划船的三位水手,老的五十三,船龄三十七年;壮的三十一,船龄五年,却有五年兵龄和十一个月的土匪经历;小的十五六,那只会傻笑或说几句狠话的可怜儿。别看他们平时骂骂咧咧,关键时刻却还是会互相温暖着,他们那朴实的一面感动着作者和我们读者。那给人温暖和感动的橘子不就是明证吗?

④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选自《荷花淀》)这女人是谁?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④ 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⑥ 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从花团锦cù______的春天到菊花开得泼泼洒洒的秋天,我们告别了天真làn______漫的童年,走进了绣湖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我们对老师尊敬,对同学热______。年少的我们毫不迷wǎng______,正向着远大的目标奋斗前行!

 

查看答案

个性化写作

认真阅读下列三幅图文,仔细揣摩图文旨意,围绕图文旨意,选择一个恰当的话题写一篇个性化作文。具体要求:(1)题目自拟,内容充实,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意;(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