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二)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  

暴:            隧:

3.用“/”为下面的这句话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5.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

                            和屠户杀狼。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聊斋志异》蒲松龄 2.突然 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3.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屠户惧狼 屠户御狼 6.对待像狼这样的恶势力,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暴”:突然。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一/犬坐于前。此题要注意“犬”是名词做状语,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4.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顾”“苫蔽”“变诈”“止”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薪积其中”省略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篇文言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屠夫”为陈述的主体。 6.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一定要由狼联想到人上来。然后从对待像狼这样的恶势力的角度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这首诗的诗眼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它讲述的是___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生活,生动的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3)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倾西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不满东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工怒触不周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即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C.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出水亭立、雅丽素洁的莲花,令诗人动情,画家倾心;可是我却衷心地爱慕着莲子。

B. 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C. 《七子之歌》选自《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1948年版)。

D.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