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哀 溺 文 柳宗元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哀 溺 文     柳宗元

   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 ①永:永州;②氓:百姓;③绝:渡;④寻常:长度单位。两寻为一常;⑤蔽:蒙蔽。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⑥货:这里指钱。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善游__________             (2)千钱________

(3)有顷__________           (4)溺死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B. 氓咸善游              渔人甚异(《桃花源记》)

C.                     欲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D. 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      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句子翻译。

(1)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都挂在腰间更加终于,最终 2.D 3.你太愚蠢了!简直看不清简单的道理!身体将要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桃花源中的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4.生命胜过金钱,为人不能贪财,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失最重要的东西。人生应有正确的取舍态度,不能因小失大。 【解析】 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完成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诗歌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句中“伴”字用得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2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2.【关注气候】2014年夏季,中国南方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暴雨成灾;北方则连续数月干旱,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各地轮番上演的极端天气正是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之一。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关注气候变化的重大意义,学校宣传栏拟贴一副对联,上联是“关注气候变化”,请你对出下联:                                  (2分)

3.【口语交际】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你各写出一个;但有些反映的又不合我们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加之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因而班级王飞同学认为再依靠成语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4分)

     成语:             谚语:                                

劝说:                                                                              

 

查看答案

默写。

(1)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4)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5)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6)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suǐ(    )?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    )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惬意。不必chī(    )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zhù(    )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性的部分是“风”。

B.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采用第一人称,运用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真实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人际关系。

C. 《社戏》《孔乙己》《故乡》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品中塑造的阿发、孔乙己、阿长等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老舍的作品语言生动、平易、富有京味。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作者巧用叠词“干巴巴”“毒花花”“白亮亮”,语言“俗白”生动,既写出了天气的酷热,又“京味”十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