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学生……孩子,当你再读一些书,再阅一些人,再经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的公平与善良、真挚与光芒,会在你清澄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字数不少于600个。

 

范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初识您,您让我们朗读《纸船》,个人练习后抽测,您指向了我们小组,我本以为是美丽优秀的组长,可您却悄悄地踱步到我的身边,轻轻地拍拍我:“没关系,别紧张。”我心中的大石头稍稍落地了,双手紧紧地抓住书角,投入地朗读着,身体也摇晃起来。声音时而迟缓,时而高昂,我完全地投入了,自己也被震撼了。朗诵完毕后,同学们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您睁开眼睛,嘴角漾起笑容,教师内经久不息的掌声更是让我感动不已。以后,那微笑时时在我眼前浮现,那掌声时时在我耳边响起…… 那是一个阴天,我望着满是“叉烧”的试卷,心中满是失望,唉……我把脸贴在桌上,盯着试卷上的错题,进行“革命后的反思”,却还是一无所获。您把我喊进办公室,我站在门口,“报告”迟迟喊不出口。您笑了:“傻丫头,又发愣了,快进来!”我木讷地走到你身边,您接过试卷,一题题的仔细分析给我听,我这才茅塞顿开。我转身想走,您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多希望你长大后成为作家,让我自豪!”也许您对许多学生说过了,但我还是颇为感动:老师这么着重我,我要更努力!我走出办公室,身心却更轻松了。 因为某种原因,我在下学期转学了。这些日子您对我的帮助让我感动不已。进入新的环境后,我适应不了,成绩也有所下滑。我用短讯向您“倒苦水”,您不久就回了信:“老师相信你的实力,做好你自己!”我望着注满关爱的两行字,心中再次溢满感激。您对我的信任让我在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亲爱的老师,您现在还好吗?您的笑容、您的鼓励、您的信任,都深深的雕刻在我的心里。因为您的存在,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多了一份清澈与香醇,因为您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道全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义的“老师”,即专指给自己带课的教师;二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的“老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或者能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成长的所有事物,如将一本好书当做“老师”,都可以理解为“我的老师”。可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想要赞扬老师,可以先写老师“不好”,最后用正面的示例来表现老师。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例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注意联系“老师”这一主题,并且文字优美。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点睛:这一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适合写记叙文和边叙边议的散文。如写记叙文,为避免简单化的“一事一果“的写法,可采用”一事”详写、同类事略写的方法,一定要插入必要的议论。如写散文,则要注意“多事“对”这样“的指向性,揭示其长大的内在联系.采用此文体,做到“一线贯穿,形散神聚”是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是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记者报道】4月19日上午9点左右,城管人员在灵溪大门路执法时,发现沿街一商户把煤气灶等物品摆放在过道上,存在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执法人员当即要求商户停止占道经营。该商户不予配合,并阻挠城管的执法。

其间,过路的群众黄某看到这一情景,用手机对执法现场进行拍照。执法人员便要求他不要拍。但是黄某并不管执法人员的要求,继续拍照。于是双方发生了冲突。

【温州时评】近几年每每城管因为暴力执法都很快会形成舆论关注,迅速使事件发酵,有的甚至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城管执法时多直接面对社会的底层,如小摊小贩,当执法产生冲突时,很容易引发围观民众的同情与围观;城管系统由于声誉不佳,再加上政府公信力透支严重,每一次城管暴力执法都深深的刺激了民众内心对官方的不满,成为民与官情绪对立的发泄口;城管系统的人才缺乏,执法时喜欢态度强硬、思维简单,导致城管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这些原因相互影响,交错缠绕在一起,使的城管形象跌入低谷,使的城管执法时的权威性、合法性广遭质疑。

1.请结合以上材料,对本次事件中的城管执法行为进行是非评价。

2.请解析酿成本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3.你想去同学小周家写作业,看到他家小区很漂亮,可是保安不让拍照,你会怎么说服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多年来,一些地质学家收集到的证据表明,“雪球地球”曾出现过。当时,整个地球连赤道都覆盖着冰层,对地球生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近美国科学家提出,23亿年前的一种细菌可能是使地球成为一个“雪球”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推测,在23亿年前,一种叫蓝菌或蓝绿藻的细菌突然变异出分解水及释放氧气的能力,大量的氧气使当时大气中丰富的温室气体甲烷很不稳定。在至少10万年的时间内,温室效应被破坏,地球没有了甲烷,温度下降到零下50摄氏度。地球变得十分寒冷,赤道海洋被大约1.6千米厚的冰层覆盖,大量生物死亡,只有转入地下或在温泉中的生物才得以生存下来。研究小组还证明,在变成“雪球地球”后大约几千万年里,温室效应再次发生,地球温度又逐渐升高,冰层融化,生命重返地球。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认为,如果目前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地球有可能再次成为“雪球”,地球上的生物将再次面临被毁灭的危险

1.“雪球地球”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冰层覆盖赤道海洋    B. 大量的生物死亡

C. 地球环境继续恶化    D. 全球结冰的状态

2.科学家推测,地球成为一个“雪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 温度逐渐下降到零下50摄氏度,在漫长的时间内,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B. 一种叫蓝菌或蓝绿藻的细菌突然变异,使地球上的水和氧气极不稳定

C. 蓝菌或蓝绿藻释放出的氧气使甲烷由不稳定到消失,温室效应遭到破坏。

D. 地球上连赤道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层,使地球的温室效应无法发挥作用。

3.文中画线的句子语言表达十分准确,请举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木瓜之味(有删节)

肖复兴

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

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地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⑤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当作喜贴子,向家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鸭嘴里的肉。”“什么?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⑥一下子,说得我发懵。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呀,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而且不禁有些发虚。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提心吊胆。

⑦好在一连好多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时间一长,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⑧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的一天,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你先等我一会儿,前两天有个年轻女子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那儿了。”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报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包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瓜。木瓜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落款是“你的一个读者”。

⑨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⑩这件事虽已过去四年,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忘不了这件事情,忘不了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

(选自《读者》2004年第6期,有改动)

1.请你在文章第①自然段前加几句话,另写一个开头,使新的开头与结尾照应。

2.“我”在与年轻女子交往的过程中,感情发生了多次变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感情变化。

(1)在邮局前与年轻女子交谈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家受到家人埋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到木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自然段写“我”向家人讲了“我”与年轻女子相遇并留下地址的情况后,受到家人的埋怨,你认为家人的话有无道理?说一说你的看法。

4.文章的题目与结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你认为青木瓜有哪些“味”?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理解。

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有特色?试就此作一点简要的评价。

 

查看答案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绝: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 或:______

③不以疾也。 疾:______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