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5)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6)山川之美,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野望》一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出山景萧瑟、内心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9)《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绿杨阴里白沙堤 (2)将以遗所思 (3)烈士暮年 (4)松柏有本性 (5)柴门何萧条 (6)古来共谈 (7)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8)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9)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阴、萧、唯、鹤几个易错字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季节十二帖》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越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_________图         _________

2.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

3.“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4.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从修辞与情感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春》,完成下列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图;      第②段: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1)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从用词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伯乐曰__________(2)子还而视之___________

(3)去而______________(4)伯乐还而视之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此现象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三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

2.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