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点明了作者被贬之地,以及遭贬的时间。

B. 颔联用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二十三年人事全非的感慨。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尽显惆怅沉郁之情。

D. 尾联点明酬答题意,表现出作者坚韧不拔的意志。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句意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明确句意以及作者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C项理解不恰当。颈联“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两项 (    )

A. 按近体诗的分类,《宿建德江》是五言绝句,《放言五首》是七言律诗。

B. 张飞、关羽、曹操都属于中国戏曲角色中的“净”角,俗称“花脸”。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李白对杜甫飘逸豪放、雄奇洒脱诗风的赞叹。

D. 从体裁而言,鲁迅的《社戏》、牛汉的《滹沱河和我》都属于叙事散文。

E. “朝闻夕死”出自《论语》,体现出对真理或信仰追求的迫切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饶有兴致   头晕目眩   故弄玄虚   相见恨晚

B. 不知所措   不负众望   风烛残年   一如即往

C. 小心翼翼   密密匝匝   怒不可恶   震耳欲聋

D. 瘦骨嶙峋   不屑一顾   推推搡搡   莫明其妙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由于不懂得付出,你或许差点错过了旅途的风景;由于不懂得坚守,你或许差点错过了学业的成功;由于不懂得珍惜,你或许差点错过了温暖的亲情……莎士比亚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里。”

依据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悟,请以“差点错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剥玉米

安宁

①剥玉米当然是全家老少都要参与的大事。

②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如果我能爬到月亮上去,一定会看到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此刻都和我家一样,坐在院子高高的玉米堆前,一心一意地埋头剥着玉米。有时候玉米里隐藏了整个秋天的小虫子们,也会出来热闹热闹,钻到你的鞋子里、袖筒里,或者脊背上。它们一个一个都吃得圆滚滚的,有时候因为太胖爬不动,就会直接从高高的玉米堆上骨碌下来。小孩子们也学它们,爬到高处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于是院子里便会响起大人们的叫骂声,让他们赶紧滚回床上睡觉去!

③只有像我这样的笨孩子,躲在角落里一个一个地剥着玉米,最后被大人们忘记了,自己坐着睡过去了。朦胧中听见母亲叫我,才一个激灵醒过来,看到大人们已经剥完了大半,并将玉米编织在一起,准备明天挂到梧桐树或者平房上去了。我有些愧疚,为自己偷了懒。于是无声无息地拍落身上的玉米须、小虫子和灰尘,“啪嗒啪嗒”地走去上了床。眼皮沉沉地合上的那一刻,我听到院子里疲惫不堪的父母在絮叨争吵着什么,可是我已经顾不得了,一脚就踏入了梦乡。

④剥玉米的盛事,要持续很多天。在绵绵的秋雨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赶着要将玉米剥完了,挂到院子的角角落落里去。但凡能够砸进钉子的墙上,都会挂满了玉米。所有的梧桐树,也全变成了金黄色,从上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犹如披了一件黄金铠甲。平房的四面墙上,当然更是挂得满满当当的。站在高处看四面八方,会觉得此时的村子,跟个披红挂绿的新郎官似的,很阔气,也很土豪。

⑤如果赶上阴雨绵绵的秋天,玉米一挂上树,就得立刻给披上塑料做的雨衣。我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啪啪”地打在塑料上,而后又顺着玉米滑落下去,在地上滴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我于是有些无端地发愁,想着玉米要是发霉了怎么办呢?所以天还是快快地晴起来吧,等着晒干了,我们全家好进入下一个浩大工程——剥玉米粒。我这样想着,听见母亲也在身后长长地叹气,于是整个下雨的秋天,一切便都是阴郁的、潮湿的,快要生了霉,腐烂了一样。

⑥所以天一放晴,看着挂在外层的玉米差不多干了,父母便又带领我和姐姐摘下来,扔到大铁盆里去。一整个冬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剥玉米棒,不停歇地剥,好像我们生下来就只做这一件事一样。母亲是负责用剪刀将玉米插出一两道“垄沟”的人,这样方便我们顺着垄沟去剥。她还教我和姐姐,用一个剥完的玉米棒,代替手去剥另外一个玉米棒,这样可以更省劲,也不致于让手很快地红肿疼痛。

⑦夜晚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关起门来,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剥着玉米棒。玉米粒“噼里啪啦”地落在大铁盆里,单调地附和着夜色中墙根下蛐蛐们的鸣叫。有时候我和姐姐偷懒,跑到床上去玩过家家。隔着蚊帐,看到父母的影子落在对面墙上,一高一低,忽而抬头,忽而弯腰,好像皮影戏一样好玩。于是我和姐姐也将手高高地举起来,模拟出羊、马、兔子或者小狗等动物。两个人玩着玩着,还会一语不合,争执起来。父亲听了心烦,让我们要么下来剥玉米,要么赶紧躺下睡觉。我和姐姐怕父亲脾气再大一些,将玉米棒“砰”的一声砸过来,也便消了声,躺下乖乖地入了梦乡。

⑧梦里都在做什么呢,现在已经忘了,大约,也是在无休无止地剥着玉米吧,一直剥到冬天快要过去,挂在院子里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全都进了麻袋,运进粮库里去,换成我们需要的烧饼、衣服、咸菜或者针头线脑。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有何作用?

2.请说说第⑤段“听见母亲也在身后长长地叹气”中母亲“叹气”的原因。

3.赏析第⑦段划线语句。

玉米粒噼里啪啦地落在大铁盆里,单调地附和着夜色中墙根下蛐蛐们的鸣叫。

4.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5.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学生田间劳作体验”的看法。

    链接材料:924日,灌南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别样的“室外劳动课”。八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田间地头,跟秋收的农民伯伯零距离,学着掰玉米、清理玉米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