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望岳》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如《爱莲说》。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出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收集的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抒情性文章。
C.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下列对《春望》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国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的景象,令人引起对往日国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