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不敢老的父亲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不敢老的父亲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②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③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④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⑤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⑥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

⑦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⑧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⑨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下列对文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按时间顺序,从父亲50岁老来得子写起,直到父亲年到80岁病卧在床。

B. 本文最后两段作者直抒胸臆,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C. “我还年轻,养得起你。”表明父亲虽然面对生活的重压依然能够乐观面对。

D.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愿意为了孩子死而后已并因此不断激励自己坚强乐观的人。

E. 本文属于记人散文,语言饱含情感,从中不难领悟孩子对父亲的深深的敬爱。

2.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②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

4.本文的题目是“不敢老的父亲”,为什么父亲不敢老?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1.AC 2.①“我”8岁时,父亲还学骑摩托带我学二胡②退休后摆鞋摊修鞋③陪“我”读书搬来鞋摊④病床上极力掩饰自己的衰老。 3.①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在听了补鞋的中年妇女的话后尴尬、难为情样子,表现了我对父亲行为的不理解与不满。 ②比喻、外貌描写,把“身躯”比作“叶子”,“白头发”比作“棉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病重时消瘦、瘦弱、苍老的样子,突出父亲生活的艰难。与父亲“我还年轻”的表达形成对比,突出父爱伟大。 4.父亲不敢老是因为他怕自己老了,“我”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题目既交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明明年纪已渐渐老却却一直“不敢老”,也与文章末尾老如朽木的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父亲身上伟大的父爱。 【解析】 1.试题分析:A中“父亲年到80岁”无中生有。C、“表明父亲虽然面对生活的重压依然能够乐观面对”有误,表明父亲不愿孩子因经济窘迫而受委屈。 2.试题分析:第一问的问题出在第7自然段,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老年得子的父亲对“我”的疼爱之情。父亲不敢老是因为他怕自己老了,“我”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能体现这一点的事情应该从几个角度来答。可从父亲带我学二胡、摆鞋摊修鞋、陪“我”读书、掩饰自己的衰老等几件事情来组织答案。 3.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艺术魅力。①“脸上火烧火燎的”神态描写;“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是语言描写。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②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是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对父亲形象的意义。 点睛:赏析理解句子,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人物的……特点(形象),表达了……感情。 小题4:试题分析:写我的所思所感,主要扣住父亲的形象及当时特定的环境,句式大致相同即可,情感要真挚,表达对父亲的爱意。 4.试题分析:考查题目“不敢老的父亲”的作用。答案在第7自然段,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老年得子的父亲对“我”的疼爱之情。作用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上道出了父亲的爱,形式上则突出对比及表达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2)长跪而之 

(3)而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4)可以南面而制秦

(5)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安陵君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

B. 聂政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出其门

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 学不思则罔

D. 今吾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故归之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盂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2.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威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称之为“壮词”是十分妥帖的。

B.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去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独杀敌、建功立业。

C.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羸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 “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远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再现了当年那支由闽西6000余名子弟组成的红34师绝命断后,一路战,最终浴血湘江全军覆没的英勇事迹。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壮举,就是长征精神的注释。而电视剧还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已逝的英灵们重新闪耀在yíng屏,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血雨xīng风的岁月早已过去,而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奋力前行,这也是一种长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这也是一种赶考。因此,我们要以《绝命后卫师》的播出为机,大力宣传闽西人民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意。

yíng屏  血雨xīng风      战       机

(2)请给文段□处加上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③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李清照《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写成可以承载,可以触摸的实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一文介绍了对废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假如你是一件旧衣物,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发挥想象,以“一件旧衣服的奇遇记”为题,以第一人称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

“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错误”有时也有不菲的价值。

请以“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1) 请将作文的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