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 诗可言志,亦可抒情,“壮志未酬”也是古人常抒发的一种思想情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戍边将士思乡情切但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但英雄迟暮的抑郁愤懑之情。
(2) 中秋佳节之际,陈经纶中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了“经纶诗词大会”。下面是以“月”为关键字的“飞花令”,请你为选手A再写出一联含有“月”字的诗句。
A: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A:“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书法家。欣赏下面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完成下列小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 B. 字形欹正参差,或大或小
C. 采用狂草书体,活泼飞舞,奔腾放纵 D. 沉厚中见放逸,尽显书者情感之起伏
2.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提到的“寒食”与古代的一个节气密切相关,请你从下面俗语谚语中选择与该节气有关的一个句子( )。
A.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B. 立春寒,一春暖
C.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D.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
(一)阅读《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完成下列小题。
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自古以来的中华经典无一不是智慧的深泉、文化的航标、思想的峰峦。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永恒主题。从春秋楚国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 ,到战国时期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 ;从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 ,爱国、为国、利国、报国是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诗词的思想高地。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是中华诗词独有的魅力。寥寥数个字,绵绵无穷理,诗律词格中隐藏着深奥的哲理玄思。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陈代谢、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深邃如夜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知与行、学与思的哲学关系……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畅达时自成风景
各领风骚
赋闲时以逸待劳
守静待动
逆境中韬光养晦、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1.下列字音字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在文中的读音是“zǎi”,“丹”字的最后一笔是 “”
B. “载”在文中的读音是“zǎi”,“丹”字的最后一笔是 “ ”
C. “载”在文中的读音是“zài”,“丹”字的最后一笔是 “ ”
D. “载”在文中的读音是“zài”,“丹”字的最后一笔是“”
2.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3.将下列短语填入原文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耿耿忠心
仰天长叹
浩浩胸怀
慷慨悲歌
A. B.
C.
D.
4.“韬”的形旁“韦”的甲骨文是
(囗,城邑)
(众多脚趾,代表巡逻),请你猜测“韦”字的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本义消失, “韦”引申义为“熟皮”。所以“韬”的 意思是“剑套”,那么“韬光养晦”的意思是(______)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比喻才能、韬略过人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姜仲华)
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
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
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自2015年第1辑《时文选粹》)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第③段运用了比喻的方式证明观点,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请写一句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格言或诗句。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