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武阳君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文言文阅读

武阳君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其上。武阳君①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⑤之诚,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节选自《东坡杂事》

【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鷇(kòu):出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顺从。④闾里间:这里指乡里人。⑤忮(zhì):嫉妒,歧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众鸟其上——巢(        )       ②武阳君杀生——恶(        )    

不畏人——殊(          )       ④于异类也——信(          )

2.解释划线句子

①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②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筑巢 ; 厌恶 ; 很 ; 信任 ; 2.①(很多年来,它们都在低矮的树枝上筑巢,(我们)可以弯下身子偷看它们初生的小鸟。 ②乡里人见到这种情形,认为是怪事。 3.要爱护鸟类,保护自然。建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实际也是人类对自己的诚挚关照。 【解析】选自:《东坡杂事》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参考译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巢把树枝都压弯了,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巢:名词作动词,筑巢。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巢:名词作动词,筑巢。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道理是:要爱护鸟类,保护自然,建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实际也是人类对自己的诚挚关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鉴赏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本期教材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话说明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读者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课文《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就是在写景写物时透过字里行间揭示作者体会到的人生哲理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一景或一物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A、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B、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C、不得透露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 ,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

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⑾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⑿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选文第④段说“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选文中的“我”是怎样“念念不忘”的?

2.解释选文第⑥、⑦段中加点的词或短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3.从人物关系看,文中的“我”是家里的少爷,阿长并不是家里人,而是“我”的保姆,那么,选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用叙述和抒情的方式表达的内容是不是真实可信的?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陋室铭》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③可怜夜半虚前席,                        。( 李商隐《贾生》 )

(2)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与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题目: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 有卖油翁担而立——释:放下

C. 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

D. 但微之——颔:指人的下巴

2.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 何陋之有?

D. 康肃笑而遣之。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 吾射不亦精乎?——我的箭法不精深吗?

B. 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C.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射箭这门技艺!

D.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大道理用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B. 文章虽短小,但还是有记叙,详写了陈尧咨射箭,略写了卖油翁酌油。

C. 文章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 文章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如: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