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

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干枯,没有水。)

B.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C.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长毛发的地方。)

D.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散步,闲走。)

 

C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词语理解的能力。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其中“不毛之地”,“不毛”是“不长草”的意思,这个词语意思是“不长草木或毛发的地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 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 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 水渠  流淌  账蓬  不毛之地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梁(dòng)     干(gù)     塌(tān)

B. 拦(zhē〕       呼(xiào)   隙(féng)

C. (da)        坑(chuō)   微(báo)

D. 劳(chóu)      看(zhà)    鲜(nèn)

 

查看答案

作文小练笔

文中用白杨树象征抗日军民,既形象又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后,请你选取一种具体事物如小草、竹子、松树、梅花等),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片段,表达其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一棵树

江 子

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

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

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

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

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有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枝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

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

它出生于____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

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方圆十里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

2012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

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

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

(有删改)

1.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2.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

3.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

4.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

5.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 《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中的白杨树,既是实写,也带有象征的意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