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丁香绕 朱成玉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丁香绕

朱成玉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②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③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④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吧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棵草漂亮。

⑤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⑥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煤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天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⑦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油炸糕、葱花饼们的香味。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⑧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每天早上,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⑨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这里好像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⑩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掸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1.①-⑤自然段写道旁的花树、桃花和杏花以及日本艺伎,有什么作用?

2.纵观全文,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丁香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5.试分析第⑩段中“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一句中“拼”“ 挤”的妙处。

 

1.反衬;通过写道旁的花树的规矩(整齐)、桃花和杏花以及日本艺伎的张扬献媚,衬托了丁香的淘气、健康和精灵。(对比;通过与道旁的花树的规矩(整齐)、桃花和杏花以及日本艺伎的张扬献媚的对比,写出了丁香的淘气、健康和精灵。) 2.写丁香是为了写那些具有丁香一样气质的残疾人,他们所共有的品质是虽然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有骨气、能活出自己的气势;借物喻人 3.写出我和妻子的和谐、默契;写出了妻子对我的理解;写出了我和妻子对具有丁香一样品质的小商贩们的赞赏。 4.“丁香绕”本意是丁香花环绕着抱成团,簇拥着,此起彼伏地开放着的这种状态;又是指丁香花的香味一波一波的,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丁香绕”同时暗喻着政府关爱残疾人的暖心政策,以及那些残疾人商贩感恩政府回报社会的行为。 5.两个动词都有使劲用力去做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不易,同时也写出他们与命运抗争、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写作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答对比和反衬都可以。例,通过与道旁的花树的规矩(整齐)、桃花和杏花以及日本艺伎的张扬献媚的对比,写出了丁香的淘气、健康和精灵。写对比的作用时,要联系到具体语境。 2.试题分析:考查大量笔墨写丁香的目的及其写法。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不是为了写丁香而写丁香,写丁香是为了写那些具有丁香一样气质的残疾人。因为他们所共有的品质是洁身自好、有骨气、能活出自己的气势。答案要把喻什么样的人写出来。 点睛: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内容上写出我和妻子的和谐、默契;写出了妻子对我的理解;写出了我和妻子对具有丁香一样品质的小商贩们的赞赏。在结构上,照应了前文。 4.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此题要把“丁香绕”的本义和深层意思答出来。“丁香绕”的深层含义是这个词暗喻着政府关爱残疾人的暖心政策,以及那些残疾人商贩感恩政府回报社会的行为。 5.试题分析:分析一句话的含意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拼”“挤”两个动词都有使劲用力去做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不易,同时也写出他们与命运抗争、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要答出这两个动词对句子对全文所表达的精神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4)___________________ ,风掣红旗冻不翻。

(5)《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全唐文》)

【注释】①榷(què)管:专卖制度的管理。榷:专卖。②矧(shěn):况且。③刬(chǎn):铲掉。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B.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    C. 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D. 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引(          )     (2)隙(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2)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4.选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摘引原文词语回答。

5.结合文意,说说何易于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被俘北行途中经过金陵时所作。②草合:草已长满。③离宫:帝王正式宫殿以外的宫室。④元:通“原”

1.对各联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作者途经金陵时看到的景色:夕阳之下,丛生的野草已经遮掩了离宫,天边的孤云,飘来飘去,不知要飘到哪里。“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

B. 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

C. 颈联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D. 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

B. “旧家燕子”是化用唐朝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决心以死报国的坚定信念。

C. 诗人看到战乱后金陵城荒芜衰败的景象:荒草四合、夕阳西下、孤云漂泊、行宫破败、芦花满地、归燕失巢。

D. 本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深挚悲壮。特别是“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

 

查看答案

依照文意,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南瓜花,状若喇叭,或直立,或斜卧,颤巍巍地沐浴在初夏的南风里。粉色的蝴蝶在花朵间翩跹起舞,                                

A. 花蕊处金黄的蜜蜂在嘤嘤嗡嗡    B. 金黄的蜜蜂在花蕊处嘤嘤嗡嗡

C. 金黄的花蕊处蜜蜂在嘤嘤嗡嗡    D. 蜜蜂在金黄的花蕊处嘤嘤嗡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说,淮安茶馓在清代后期发展较快。②客人来时,一杯盖碗茶,一碟馓子端上,就是最好的待客礼节。③淮安茶馓是淮安人岳文广在咸丰五年,将家传的茶馓改制而成,用来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④淮安茶馓可以说是流传已久。⑤大家坐在一起,一边“磕”馓子,一边拉家常,和睦友好的气氛洋溢其间,其乐无穷,故有“茶馓”之称。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①③②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