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回答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

阅读《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回答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

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

2.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1.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 2.一方面补充说明地震发生的其它原因,使说明更加全面,使文章更加严谨;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 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句话把震源比作木棒的破裂处,把地震比作我们折断木棒时感觉到的振动,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说明科学道理,形象生动,显得通俗易懂。 4.“可能”表明是一种推测,与目前的科学认识状况相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要点的概括。原文为“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将此两句压缩概括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说明内容的全面性和严密性。本文补充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是为了说明地震发生的其他原因,使说明更加全面。也强调了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从结构上说使文章更加严谨。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震源比作木棒的破裂处,把地震比作我们折断木棒时感觉到的振动,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说明科学道理,形象生动,显得通俗易懂,读者很容易领会。 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中的“可能”,表明是一种推测,与目前的科学认识状况相符合,这是实事求是的一种说法。 点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鉴赏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扶苏数谏故________    ⑵上使外_________

怪之矣_______       ⑷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__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课文填空。

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舆论准备,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涉世家》名句翻译。

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词填空。

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忠心爱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匠心独运地化无形为有形写出自己内心浓重哀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型学习。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字构成,为发光体,三个更具光亮,因此,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根据下列表格填空。

   作品

              精彩语句

《名人传》

而(A)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解,则是他的悲剧的最直接的根源。

《水浒传》

郑屠当不过,讨饶。( B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拟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

( C  )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 D )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显然,这个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A 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 )       B________________  (人物)

C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        D _______________ (作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