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于定蜀,祎遂留益州。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①。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②,而祎晏然自若③。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④,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⑤,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⑥,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为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释】①共会其葬所: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②泰:泰然,平和。③晏然自若:泰然自若。④在祎右:比费袆年长且职位尊贵。⑤假祎节:后主授予费袆调兵的符节。⑥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祎游学入蜀  __________              ②许靖丧子 __________

诸葛亮及诸贵人 __________           ④魏军于兴势  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祎复益州刺史

A. 不足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B. 得而腊之以 (《捕蛇者说》)

C. (毕昇活板 (《活板》)    D. 吴广都尉 (《陈涉世家》)

3.“/”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4.翻译下列句子。

(1) 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费祎深受诸葛亮器重,定有很多突出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带领当时全、都驻扎 停驻 2.D 3.……来敏 / 至…… 4.但是诸葛亮特意让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大家没有谁不对费祎改变看法(或者“另眼相看”)。(我)因此写了这篇“说”,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5.①不在乎个人荣辱得失;②遇事沉着冷静,有大将之风。 【解析】选自《三国志•费祎传》 作者:陈寿 年代: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次”在这里应该是驻扎的意思。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D项和题干中的“为”都是“担任”的意思。A:对。B:作为。C:制作。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此题应该在主谓之间停顿。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观”“俟”“或”是关键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原因。“祎晏然自若”“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这些句子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约客》,回答下列小题。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前两句所展示的画面。

2.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查看答案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①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                                          。”

③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扬州人最懂得水的妙处,他们引进了运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迷人风光,让它流淌出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扬城的大量诗文。”

④一位貌似大学教授的老先生忍不住接过了话头:“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扬州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古运河水上游游览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⑤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扬州是古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

(1)根据第段的内容,将导游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古运河对扬州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中美国人说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请你将下列这一则对联形式的公益广告补充完整,以提醒扬城人如何保护古运河。

上联:保护扬城运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_________________,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

(4)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捕蛇者说》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飞瀑落下深潭。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耳边的音乐宁静、淡远,宛若山涧清泉,细语淙淙。万木霜天,清明chéng(      ) 。轻柔的旋律,似清风拂过水面,安抚、慰jiè(      )着我怅wǎng (      )的心灵。喧xiāo(     )、嘈杂潜沉了,灵魂在秋水般的宁静中升华。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鲁迅先生高度评价这部著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吴均所写书信中的一个片段,它生动地描绘了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否定仕宦生活,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C. 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D.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不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析】
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