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选自《读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谈谈用“我的暖,一寸长”做文题的好处。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第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品味下面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5.文章的原文结尾是:“一寸长的暖!这句话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深处,为它的朴实简短,又为它的高贵温暖!”可编者在把这篇文章选入《读者》时,却把这句话删掉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揣摩一下编者的用意。

 

1.乡下父亲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主动跟我搭讪交朋友。 2.题目用长度单位修饰温暖,显得新颖独特,朴实有力,吸引了读者眼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乡下父亲放下尊严主动与城里人交朋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引导孩子,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温暖,更加突显出平凡而伟大的父爱。 3.内容上,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表明中年男子只是个普通的打工者。 结构上,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也与第⑧段的内容相照应。 4.①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中年男子看我接过他的烟后的兴奋与喜悦,也表现出他的淳朴与拘谨。 ②语言描写,两句话对比鲜明,深切地表现出中年男子内心的自责和对孩子的愧疚之情。 5.这篇文章不仅表现了平凡而伟大的父爱,也揭示了由于城乡差异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删去这句话,能给予读者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也展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得简洁通顺。仔细阅读文章,根据六要素进行概括,可以概括为:乡下父亲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主动跟“我”搭讪交朋友。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本文的标题首先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标题用长度单位来修饰温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内容来看,一寸长的暖,指的是乡下父亲放下尊严与城里人交朋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引导孩子,这种看似微小的温暖,却表现出不平凡的父爱,标题还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本文首段,在内容上,描写中年男子的外貌,表现他身份的普通;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又与第⑧段的内容相照应。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的赏析能力。结合句子的内容理解,句①中加点的词是对中年男子的神态描写,形象地再现了中年男子看“我”接过他的烟后的兴奋与喜悦;句②中的加点部分是对中年男子的语言描写,两句话对比鲜明,表现中年男子为自己无法给孩子优越的条件而感到深深地自责。 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赏析。文章的结尾一般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从两种结尾对主旨表现的程度来分析。原文的那句话,以“我”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文章旨在赞美与歌颂这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但这篇文章在表现父爱的同时,还揭示了由于城乡差异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删去这句话,反而能给读者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主题反而会更深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自拍神器》,完成下列各题。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45度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人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喀嚓喀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的说明内容。

2.文章开头写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3.请说说文中第⑤段画线句说明了什么。

4.阅读第⑨⑩两段,说出这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两个理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难免会寂寞。但寂寞的滋味却不尽相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   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    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      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      的……;唯有直面寂寞。才能品出别样人生。

A. 孤傲  洒脱  浪漫  豁达

B. 洒脱  浪漫  豁达  孤傲

C. 浪漫  豁达  孤傲  洒脱

D. 洒脱  豁达  孤傲  浪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6分)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读懂图表,在上图的1、2处填入合适的文字。(2分)

1处                                   2处                     

(2)请你认真阅读上图,然后根据上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2分)

(3)请你推荐一位名人来推广“互联网+”模式,写出他(她)的名字并说明理由。(2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

(1)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______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4)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三国志》--陈寿--晋朝

B. 《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

D. 《故乡》--《呐喊》--鲁迅--现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