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酒酣胸胆尚开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成语“居安思危” 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7)“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或思念,或祝福,或表达关切……从初中学过的诗词中可以寻找到很多写月的诗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十套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不久前,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经常会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热衷于转载“心灵鸡汤”的人多了,而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学校课堂中的诗词教育,抛却了诵读、品读的传统,过分专注于由诗词中心思想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分专注于对孩子绘画、唱歌、舞蹈、主持、英语等“一技之长”的培养,让古典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受到冷落。
材料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认为,只有不断吸收,才有创新,在少年最好的年华让他们去记忆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对他们的人生仍是利大于弊。即便此类文化节目有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资深文化评论人韩皓月说:“文化节目作为综艺多样化的一种新内容与新形式,是值得鼓励的。它启发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怎样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一种现象。
(2)请根据材料二,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3)《中国诗词大会》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此,你们班也将利用班会时间举办班级“诗词大会”。但你的同学郝冷墨不愿意参加,作为班上的组织委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劝告并邀请他一起参与活动。
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化用诗文,句式相近,语意连贯。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它可以是李清照在疏风骤雨后牵挂的海棠;它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瞥见的月钩;它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 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分“赋”“比”“兴”三个部分。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5)(6)(4)(1)(3)(2) B. (5)(1)(3)(6)(4)(2)
C. (1)(3)(2)(5)(4)(6) D. (3)(2)(5)(1)(4)(6)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本帝国主义想让我们沦为亡国奴,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
B. 江津的滨江新城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C. 他画的桃花非常逼真,含苞欲放,给人以一种妙手回春的感觉。
D. 儿子参加中考,她在家里如坐针毡,急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