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十套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度引起了人...

综合性学习。

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十套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不久前,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经常会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热衷于转载“心灵鸡汤”的人多了,而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学校课堂中的诗词教育,抛却了诵读、品读的传统,过分专注于由诗词中心思想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分专注于对孩子绘画、唱歌、舞蹈、主持、英语等“一技之长”的培养,让古典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受到冷落。

材料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认为,只有不断吸收,才有创新,在少年最好的年华让他们去记忆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对他们的人生仍是利大于弊。即便此类文化节目有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资深文化评论人韩皓月说:“文化节目作为综艺多样化的一种新内容与新形式,是值得鼓励的。它启发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怎样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一种现象。

(2)请根据材料二,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3)《中国诗词大会》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此,你们班也将利用班会时间举办班级“诗词大会”。但你的同学郝冷墨不愿意参加,作为班上的组织委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劝告并邀请他一起参与活动。

 

(1)当前,古典诗词不被青年人所重视。或当下,极少数青年会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当前”“当下”“目前”等时间词)(2)1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盛行,使人们重外在,轻内涵。2阅读功利化。3学校课堂教育过于专注考试。4家长对学生的培养功利化。 (3)称呼,理由紧扣材料(劝告理由至少有两点,分别结合两段),发出邀请。 示例:郝同学,我们将举办班级“诗词大会”。古典诗词歌赋能浸润我们的心灵,我们只有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才会有创新。况且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怎样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而“诗词大会”是非常好的形式,值得参加。和我们一起参加班级的“诗词大会”吧!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材料,提取要点。此题是通过数字来说明观点的,所以要对数字进行分析整合。(2)首先要明白,是什么现象,然后再探讨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是功利化严重;原因有四: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盛行,阅读功利化,学校课堂教育过于专注考试,家长对学生的培养功利化。(3)考查写邀请书。首先要有称呼,理由要紧扣材料,劝告理由要充分,至少有两点,分别结合两段内容,发出邀请。语言要诚恳,语气要温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化用诗文,句式相近,语意连贯。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它可以是李清照在疏风骤雨后牵挂的海棠;它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瞥见的月钩;它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 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分“赋”“比”“兴”三个部分。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5)(6)(4)(1)(3)(2)    B. (5)(1)(3)(6)(4)(2)

C. (1)(3)(2)(5)(4)(6)    D. (3)(2)(5)(1)(4)(6)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本帝国主义想让我们沦为亡国奴,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

B. 江津的滨江新城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C. 他画的桃花非常逼真,含苞欲放,给人以一种妙手回春的感觉。

D. 儿子参加中考,她在家里如坐针毡,急得不得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箫瑟   霹头盖脸   滚瓜烂熟  蓦然回首

B. 遣责   沧海桑田   擎天憾地  万恶不赦

C. 誊写   一视同人   穷愁撩倒  油光可鉴

D. 蝉联   冥思遐想   谆谆教诲  书声琅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