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捕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下面是对“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肯定,放在一起使用是矛盾的。

B. 因为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印象模糊,只能用“似乎”表示推测,应该删掉“确凿”。

C. 百草园留在记忆深处,给自己带来欢乐的情景扎根脑海,因而用“确凿”来加以肯定。

D. 作者故意用看似矛盾的词语表达无限留恋的感情,不但不矛盾,反而更准确。

2.请给选文第二段拟一个小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写泥墙根一带有趣味的事有哪几件?请概括这些事件。(每件事不超过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段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D 2.(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3.①找蜈蚣②按斑蝥③拔何首乌④摘覆盆子 4.(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叫声的悦耳动听,体现出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无限的乐趣。 5.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自然的儿童形象。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所以A、B两项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 D。 2.此题考查拟写文段的标题。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概括出简练的词语。注意抓住文中的起总结作用的关键词。本文段描写了不同季节下的百草园的美丽景色,可拟题为:五彩缤纷的“乐园” 。 3.本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根据“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知应从此句以下来寻找答案。即: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桑葚。 4.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由“低唱”“浅吟”可知,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叫声的悦耳动听,体现出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无限的乐趣。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5.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人物(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从“我”在百草园中体会到无比的乐趣可知“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自然的儿童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迹至(稀少)        在(收拢)

B. 人声鼎(翻滚)        成(凑在一块儿)

C. 食(寻找)            赏(鉴定)

D. 过去(弯曲)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

(1)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_______改为_______

(2)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浮在古树下。

_______改为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uó)    桑(shèn)    食(mì)    竹(shāi)

B. 谷(bǐ)      像(xiǔ)     鼎(fèi)    菜(qí)

C. (tuì)     书(shú)      脑(suí)   锡(bó)

D. 学(bó)      赏(jiàn)     缠(luò)   博(yuān)

 

查看答案

作文:

当你面对“礼物”这个词时,涌现在你脑海的或许是一段故事,一个思考,一番探究,一份感动,抑或是……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课外现代文阅读

尘世小暖

①她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满头银发,佝偻着背,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年轮。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地,只因偶然的机缘,让彼此的生命从此有了交集。

②那是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她是位年长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快了。”随意聊了几句后,才知道她做清洁工已有些年了。爱人早年因病去世,她一个人辛苦养活儿子。如今儿子娶妻生子,90岁的老母亲又瘫痪在床,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总其大半生,可谓命运多舛,令我感叹。然而,说起这些时老人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③过了几天,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然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她见到我会主动微笑打招呼。后来又有几次,我整理出女儿穿不着的衣服,拿去给她的小孙女,老人每回都是既欢喜又过意不去,连声道:“谢谢,真是谢谢你了。“

④有一天临时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

⑤那一刹那,仿佛有千万朵荷花在眼前盛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她没读过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她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做一种感恩。这让我感到羞赧,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⑥后来,这样的场景不时的出现。她不时从老家为我带来新鲜的蔬菜或甜脆的瓜果,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走过,会停下手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

⑦一天,她在路上等我,递上一卷透着香气的烙馍。我谢过她正要离去,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得多吃点饭啊!”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

⑧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得心绪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在这座城市里,除了老公和孩子以外,我没有别的亲人。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只有她仍称呼我姑娘,留意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

1.本文写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给“我”带来了丰富的内心感受。

阅读作品,填写下表。

“我”与老人的交往

带给“我”的内心感受

偶然相撞,初始老人

(1)

(2)

(3)

老人给我送来烙馍

(4)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4.标题为“尘世小暖”,意为在尘世不经意间体会到的温暖,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陌生人给予过你温暖的感动,请简要的表述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