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现代阅读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

课内现代阅读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甲)文突出了春花的什么特征?

2.虚实结合是描写景物的一种方法,请写出甲)文中运用想象描写景物的句子。

3.描写景物还要运用修辞手法、调动感官、注意顺序:

(1)两段文字共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两段文字各调动了哪种感官?

(3)两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否相同?摘录段中词语加以说明。

 

1.多、艳、香 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1)比喻、拟人 (2)甲:视觉、味觉、听觉 乙:视觉 (3)相同,都采用了从上到下的写景顺序。甲:树上、花下、草丛里。 乙: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文本描写内容分析即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两句写出了花的 “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了花的“艳”;“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写出了花的“香”。 【点睛】概括事物特点,要求学生根据每一句所表达的内容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是“虚实结合”,春天还没有果实,故“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想象,是虚写。 3.(1)注意回答时,关键词“共用”的修辞。(2)注意分析每一句调动的哪种感觉器官。(3)写景顺序,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白雪纷纷何所似

(4)未若柳絮风起

2.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4.对于文中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诗人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了时序交替,富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让你习惯计算机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应运而生。学校也举行了以“感悟汉字魅力,规范汉字书写”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1)学校准备举行汉字书写比赛,请你为本次比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七(一)班的东东对学校举行此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更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你能不能以东东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他的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