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言 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作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祆。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B. 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 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 无施劳(功劳)
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3.学完课文后,班级举行了以“走近孔子”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论语》被列为“四书”之一,请你查阅资料,写出另外三部。
(2)孔子的故居——山东曲阜市的高铁站前有一大标语,该标语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请你想一下,哪一句用在此处最恰当。
4.我们常能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下面历史人物和这句话有关的是( )
A. 孙膑 B. 诸葛亮 C. 赵普 D. 刘备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宇元晦,“ ”与“ ”反义。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 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 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给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思而不学则殆(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翻译下知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我选择第_______则。
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
B.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他被称为“语言大师”,同时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D. 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柳”往往象征着惜别、留恋,“松柏”往往象征着顽强、高洁,“子规”往往象征着悲苦、凄凉、哀怨,“鸿雁”往往象征着思乡怀亲、书信,“乌鸦”往往代表着衰败、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