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给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思而不学则殆(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翻译下知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我选择第_______则。
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
B.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他被称为“语言大师”,同时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D. 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柳”往往象征着惜别、留恋,“松柏”往往象征着顽强、高洁,“子规”往往象征着悲苦、凄凉、哀怨,“鸿雁”往往象征着思乡怀亲、书信,“乌鸦”往往代表着衰败、荒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 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 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陈太丘与友期行( )
(3)人不知而愠(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论述的内容。
A.学习方法 B.学习态度 C.品德修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 )
A. 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狮子座
B. 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双鱼座
C. 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秤座
D. 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