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 ,用《论语》 ,下列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有一个外地同学转到我们班,我们可以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欢迎之情。
B. 小林转到新班级一个学期了,还没有一个好朋友,他觉得张三做事马虎,李四数学很烂,王五不讲卫生……妈妈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教育他。
C. 张三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妈妈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警醒他。
D. 李四非常喜欢画画,想报美术兴趣班,可是妈妈坚持要他报奥数班。他真希望妈妈能明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学/而不思/则罔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B.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C. 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D. 传不习乎(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