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高山止(       )

②不能云(       )

③没则焉(       )

④人不知而不(        )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1.①仰望,敬仰 ②离开 ③停止,消失 ④生气,恼恨 2.①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3.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2.试题分析:直译时要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时习”“罔”“殆”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省略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从文章的文句我们可以分析出孔子的治学方法和胸怀。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分析原文语言很重要,疏通文意很重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生诵读、背诵诸如《三字经》 、《弟子规》 、“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揖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1)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本?请写出来。

(2)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

(3)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2017年2月18日成都首届海棠花节开幕,当地百姓兴高采烈,喜迎八方宾客,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中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编写的记录自己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

D.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查看答案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    )、(    )、(     )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