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生诵...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生诵读、背诵诸如《三字经》 、《弟子规》 、“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揖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1)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本?请写出来。

(2)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

(3)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

 

(1)《大学》《中庸》 (2)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如果认真对待,用心积累,必然会提髙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有典雅之气,增添民族自豪感等。 (3)认真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课外阅读一些著名的文言作品;参加国学社等相关学生社团;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培训课程等。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死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学习文言文有益”的劝说主题。(3)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这个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2017年2月18日成都首届海棠花节开幕,当地百姓兴高采烈,喜迎八方宾客,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中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编写的记录自己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

D.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查看答案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    )、(    )、(     )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 在2016年4月中旬的云南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人南垒河,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人欢鱼跃。

C.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 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