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箏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图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
默写填空。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5)《〈论语〉十二章》中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背影》,散文集《踪迹》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的,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言谈轶事的著作。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 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下列句子,陈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花市上,牡丹、芙蓉、菊花、梅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B. “勤奋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这句话的“勤奋”是主语,“学习”是谓语,“条件”是宾语。
C.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
D. 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奇葩”指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个性十足,常人不能理解;“土豪”一词现在通常指有钱并喜欢炫耀的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我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 一想到要到现场参加阅兵,我老爸就无比兴奋,前天晚上一整夜,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非常兴奋、激动。
C. 母亲节,小薇送给妈妈一大束康乃馨,妈妈满心欢喜地说:“这花这么漂亮,让妈妈美不胜收了!”
D. 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