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这是生平第一次”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4.如何理解“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的含义?

5.海伦•凯勒为什么会觉得“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1.因为“我”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爱。 2.在此之前,作者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像水这样美妙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与认识,使她自信、使她快乐,让她在黑暗的世界里也能享受想象的快乐与自由。 3.指代“我”做了错事,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 4.这句话表面上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际指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光明,感受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5.因为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知道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些名称能给“我”带来新的思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第二段话,结合“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可以明白,“我”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爱。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我”在黑暗世界中的烦躁心理和感觉到“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的心理变化,就会明白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像水这样美妙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与认识,让“我”在黑暗的世界里也能享受想象的快乐与自由。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指示代词含意的理解。能在文中使用“指示代词”,说明前文已有具体的说明,要仔细阅读前文语句,选择作答。仔细阅读前文的一段话,结合“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来理解,“这”指的是“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局部深入理解,可以知道“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一句,表达的是“我”的愉悦心情,是知识使“我”感受到了快乐、光明和幸福,“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对句子含意的考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2)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3)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4)联系写作背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段,理解故事情节,“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知道了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句话表面上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际指的是知识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

 

 

查看答案

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______

(2)莎莉文老师喜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______

 

查看答案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②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③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④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给予她重大影响的莎莉文老师的深情怀念和感激之情。

B.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C. 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

D.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