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前部分略-王笑曰:“圣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前部分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吏二缚一人王(      )  (2)所以然者何(       )

(3)公狐白之裘(      )  (4)晏子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1.其/实味/不同 2.(1)到 (2)座位 (3)通“披”,穿 (4)回答 3.(1)略(提醒:“非”:不是)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实味/不同。 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被”:通“披”,穿。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3.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熙”“病”“与”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4.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深刻含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而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试题分析:比较阅读,分析人物性格的可取之处。晏子机智善辩,敢于直言劝谏,“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几句说明他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善。寡人闻命矣”说明景公有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要根据描写或情节来推断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①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②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③供人们寻找更为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止痛。目前,④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且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

(1)第①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笫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⑴(谁)______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___________奇迹。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⑵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      )。

A、《囚歌》  B、《国歌》 C、《革命者歌》D、《正气歌》

(3)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

 

 

查看答案

默写。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⑷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⑺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⑻___________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