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 喜欢,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无论是你熟悉的人、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

写作

喜欢,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无论是你熟悉的人、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有趣的学科课程、神奇的科学世界……都会带给你愉悦、幸福的美好感觉。

请以喜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喜欢 我喜欢的是一个词,一个叫“给我”的词。它是一种亲情,不信你听—— 爷爷奶奶的“给我” 爷爷奶奶的“给我”总出现在我们要扔东西的时候。这天,奶奶包了几个包子,我胡乱吃了几口就不想吃了,扬手要扔,爷爷急忙叫了一声:“给我!”便拿过我手中的包子,一边吃一边对我进行教育:“你们啊,就是不懂得珍惜,我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啊,想都不敢想有吃不完的食物,你爸爸小时候也不像你们这么浪费,现在东西多了,就能浪费了?一点都不爱惜粮食,会吃亏的!”奶奶亦是如此,不仅把可以回收的东西——尽管只有一点——都收集起来,连我们要扔衣服的时候也会叫一声:“给我!”然后找来剪刀,剪下衣服上的纽扣、图案,嘴里嘀咕着:“你们现在真是的,柜子里塞得满满的,穿不完就扔!扔的都还是半新的,哪像我们那时候,尽是补丁衣服,再破也舍不得扔,你们现在的衣服,不知比我们那时的好多少……” 爸爸妈妈的“给我” 这种“给我”总出现在家人拿重物的时候,听:“妈,给我,我来搬。”“爹,您歇着,给我,您看电视去!” ——这是爸爸说的;“小雨,快给我,你拎不动。”“给我背篓,妈您歇着。”——这是妈妈说的。他们总是关心着家人,忘却了自己,什么重活他们都自己扛,却从不叫一声苦。爸爸妈妈从我手里夺下重物时,总爱说:“给我!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常拎这样的重东西,小心再也长不高。”我被他们吓唬住了就再也不敢拎了。他们从爷爷奶奶手里夺过重东西时也会说:“给我!这些事我们又不是做不了,歇着去吧。” 我的“给我” 小时候,从我嘴里出来的总是“给我苹果”“给我买东西”。现在大了,便总想着要为家人分担点家务活,时常说的是“给我碗,我帮你们添饭”“给我扫把,我来扫”。奶奶切猪草,我连忙跑过去,对奶奶说:“给我,我来吧。”奶奶拗不过我,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留下一句:“慢点儿,别切到手了。” 妹妹的“给我” 虽说妹妹是个小淘气包,但有时“给我”从她嘴里蹦出来时,也着实让人感到温馨。雨天里,奶奶背着妹妹,让妹妹伏在她背上打着伞,自己手腕上还挂着个重重的袋子,妹妹感觉到奶奶的吃力,就赶忙溜下来,说什么也不让奶奶背了,还要帮奶奶拎袋子,可人小力弱,就对我说:“姐姐你的包我拎,你拎奶奶的包,给我!”惹得我和奶奶好一阵笑。 我喜欢“给我”这个词,因为一种浓浓的亲情,就在“给我”之间!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类似的作文题目,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材料中提示性的语言:你熟悉的人、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有趣的学科课程、神奇的科学世界…都会带给你愉悦、幸福的美好感觉,这句话可以帮我们打开思路,我们可以写喜欢的人;我们可以写喜欢的风景;我们可以写喜欢的作品;我们可以写喜欢的学科…,以上思路都可以。无论写什么,都要写到心里的变化过程和体验,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心理刻画,当然其他的细节描写方式也可以酌情使用。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心理过程中的变化,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揣摩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5.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贮。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    ①(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贮,通,站立。佁然,缓慢、不动的样子。(chǐ),剥去,脱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

己之不如也__________

所以败之__________

茅栗以往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

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猴舞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你认为两文分别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哪些字词透露出诗人的游子身份?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相关问题。

有一天,学校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听课。一上课,学生们全体起立,齐声喊道:“老师好!”

老师认为学生也应向在场的家长问好,便提醒道:还有家长呢?学生们还没反应过来。家长们一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好!”

①“还有家长呢?”老师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