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卖弄:炫耀。)
B. 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C.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D.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响亮而晴朗。)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shú________里去了。
(2)我的手指cuō______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3)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guǎng_______。
(4)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_______笑,却一声儿不响。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一霎时(chà) 瘫痪(tān) 絮絮叨叨(xù)
B. 憔悴(suì) 和蔼(ǎi) 确凿(záo) 人迹罕至(hǎn)
C. 徘徊(pái) 停滞(zhì) 绽开(zhàn) 花团锦簇(cù)
D. 睫毛(jié) 酝酿(niàng) 祷告(dǎo) 咄咄逼人(chuò)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横线上,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工整、美观。
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黄昏断想
①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②走进村头,天已近晚。秋树婆娑,月影在望。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四野平旷,蛩声入耳。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
③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备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摸摸平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 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④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⑤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下体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⑥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 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3.品析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