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奖也读书,罚也读书 孙梦叶 ①一年前,学校组织了与美...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奖也读书,罚也读书

孙梦叶

①一年前,学校组织了与美国的交换生,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除了饱览美国优美的风景外,最让我难忘的便是他们的图书馆。

②抵达美国的第一天,我们五个留学生就商量说一起去图书馆转转,据说美国人的阅读量一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而国会图书馆就位于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离我们的住处十分近。大家一拍即合,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径直走向图书馆了。

③国会图书馆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颇有些古典韵味。我们迫不及待地办了免费阅读证,就钻进了书的海洋。

④图书馆的服务合离阅览室非常远,工作人员说话也小心翼翼。也许是我们去得比较早,阅览室里零零散散地只有几个人。每个人都专注于眼前的书籍,丝毫不在意刚进来的人。所有阅览室都配有一个隔音的电话间,方便有急事的人打电话。这一点倒是很贴心。整个阅览室的气氛十分凝重,我们也找好座位安静地享受了这美妙的读书时光。

⑤刚开始的几天,我们几个留学生对周围的环境还没有熟悉,也没有熟识的朋友,便整天地泡在国会图书馆里,日子过得也算充实。慢慢地,其他同学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新乐趣,只剩下我还把时光都泡在书的世界里。

⑥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读书,从图书馆开门读到打烊。当我拿着几本借出来的书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突然叫住了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慌张地向他解释,我符合借书的所有程序。谁知他告诉我,他叫住我是为了给我奖励。原来美国文化部有规定,每一个在图书馆读书时间最长的人将由图书馆自行奖励。而勤奋的我也就成了这个月的冠军。虽然奖品只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但是却让我颇为自豪。大家看到我从图书馆拿到的奖励都纷纷羡慕不已,连我们的老师都在课堂上表扬了我的读书精神。

⑦后来,随着课程和学校活动的增多,我们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起来。我只好时常把书籍从图书馆借出来,带回宿舍品读,以解对书籍的相思之苦。就在我的留学生涯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几本书还没来得及还,就连忙冲到了图书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我的借阅资料后,一脸无奈地告诉我说:“很抱歉,先生。您的借书时间已经超出我们规定的归还期限了。您需要支付我们的超时费用10美元。”我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想想我毕竟违反了人家的规定。他看着我无奈地掏出10美元放在柜台上,反而微笑地问:“先生,您是第一次借书超时吧。”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我们这里还有一条弥补规定,超时借书要罚款,但是罚款却可以用读书时长来抵消。读一小时可抵消两美元。也就是说您只需在今天闭馆之前读五个小时的书就可以了。”我一听还有这么一条有意思的处罚,立马喜不自胜地收起钱,说了声谢谢后就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阅览室。

⑧谁也没有想到,我在美国的最后一天竟然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度过的。这次短暂的美国留学之旅让我领略到了美国人的读书文化,明白了美国的阅读率为什么一直都在全球名列前茅了。安静的环境,细致的服务,优质的图书,更别说还有这么人性化的贴心规定,每一处都让人赞叹不已,甚至让我一个外来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⑨爱读书便能得到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大礼,但是却能提升人们持续读书的兴趣。谁又能否定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呢?而且美国图书馆这种以读书来代替物质处罚的方法既提醒了人们遵守规定,又适宜地提高了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充满了人文关怀。这种一举多得的办法不失为一种图书馆文化的优秀典范,值得思考和借鉴。

(选自《才智》,有改动)

1.选文标题中的”“分别指什么?

2.段中的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请赏析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我们迫不及待地办了免费阅读证,就进了书的海洋。

4.简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谁又能否定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呢?

5.如今广大中学生绝大多数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请你写几句话,向同学们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1.“奖”:由于“我”勤奋读书成了月冠军,图书馆奖励给“我”一盒巧克力。“罚”:由于借的书超出规定的归还期限,而被罚读五个小时的书。 2.总领全文。 3.“钻”是拟物的写法,生动地刻画出“我们”进入阅览区就像鱼儿游入大海那样畅快自在的情态。 4.运用否定的反问表达强烈的肯定,高度肯定了读书奖励规定对读书人情感上的激励作用。 5.示例: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圣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热爱读书吧!因为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他叫住我是为了给我奖励。原来美国文化部有规定,每一个在图书馆读书时间最长的人将由图书馆自行奖励。而勤奋的我也就成了这个月的冠军。虽然奖品只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但是却让我颇为自豪”可知“我”因为读书时间长获得一盒巧克力的奖励;从“我们这里还有一条弥补规定,超时借书要罚款,但是罚款却可以用读书时长来抵消”可知罚是因为借的书超出规定的归还期限,而被罚读五个小时的书。 2.我们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作用时,应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方面考虑作用,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除了饱览美国优美的风景外,最让我难忘的便是他们的图书馆”一句总领全文,因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在图书馆里的见闻、感受和收获。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3.本题的考点是重点词语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贬义词褒用、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钻”是拟物的写法,写出“我们”进入阅览区的畅快自在的情态。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注意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和拟人化的词语,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这里用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肯定了读书奖励规定的激励作用。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能力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作答时要注意用上修辞手法,可以通过比喻来突出书籍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少年读

许冬林

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

③犹记当年读宋词。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

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那时这样以为。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到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来,又在小本子上抄席慕蓉的诗歌,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偶尔借给体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头想这些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苍老地一叹。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选自《滁州日报》,有改动)

1.选文中读李清照和苏轼时心境有何不同?

2.选文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作者在第段写体己的女同学密谋与各自的荷西远走天涯有何作用?

4.选文结尾段画线的句子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⑧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阅读选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几个生活片段。

2.鲁迅一直很尊敬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请从选段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词句,并作简要分析。

3.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却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4.如果你刚上学,老师就让你学像选文中学生所读的内容,你会感兴趣吗?为什么?你又会对教育部门提哪些建议呢?

5.选文语言准确、传神、逼真,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战“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论语中阐述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