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⑧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阅读选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几个生活片段。
2.鲁迅一直很尊敬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请从选段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词句,并作简要分析。
3.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却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4.如果你刚上学,老师就让你学像选文中学生所读的内容,你会感兴趣吗?为什么?你又会对教育部门提哪些建议呢?
5.选文语言准确、传神、逼真,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战“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论语》中阐述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的春天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B. 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很害怕。
C.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