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颈联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 2.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或以声衬静)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寄寓谪居僻远之地、情怀无人理解的孤寂伤感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意象就是那些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找意象时就顺着诗句一句一句找就行了,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这些都是意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看作者营造了什么意境。通常会有很多意象有感情色彩,像月亮代表思乡,猿啼和杜鹃表示凄凉等。本题这些意象中,月是寒月,竹是疏竹,鸟是山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泉响”,“鸟喧”采用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清幽空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题与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地球气候变化明显强烈,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气情况的预测。暑假期间,学校准备组织“花季风文学社”成员出去采风,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现任命你为文学社社长,为了顺利完成采风任务,请你做好以下工作。

【科学探究】成都、海南、庐山,你会选择哪个地方避暑?请用所学的物候知识来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劝说】你的同学小明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看云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2)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3) 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5)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______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6)《凉州词》中委婉讽刺朝廷不关心戍边将士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牛奶中含有大约3%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87%能被人体吸收。这些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③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奶只需要常温保存,是真正的节能环奶。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

(1)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wēi'é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chún cuì。在心中,你有了这种体会感悟理解,受到xūn táo,影响,(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括号中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小练笔

结合《〈论语〉十二章》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