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wēi'é;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chún cuì。在心中,你有了这种体会、感悟、理解,受到xūn táo,影响,(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括号中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
作文小练笔
结合《〈论语〉十二章》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曷不听其所为_________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冕小儿,恬若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第1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句式来阐明道理?
2.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述求师态度和做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章》,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