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小练笔 结合《〈论语〉十二章》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作文小练笔

结合《〈论语〉十二章》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示例:①每天所做的事要拿一个本子记下来,这样加强记忆。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下今天一共做了几件事,可以使自己増强记忆力。②人在早上记忆力是最好的,容易记住东西,所以早上阅读。③每天早睡早起,到了第二天才会有精神。④要多写多练,如果不会,就仔细想,实在不会写就请教老师。 【解析】这是一道作文小练笔,考查学生对《〈论语〉十二章》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感悟理解能力。首先要对十二则《论语》有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每一句的论述角度和深刻含义,然后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 点睛: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不听其所为_________

安阳韩性闻而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冕小儿,恬若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句式来阐明道理?

2.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述求师态度和做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章》,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