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三 军 可 夺 帅 也,匹 夫 不 可 夺 志 也。
(2)博 学 而 笃 志 ,切 问 而 近 思,仁 在 其 中 矣。
(3)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4)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3)可以为师矣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小练笔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抒发了自己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请你也描绘出春天的美,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局》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学对联
(2)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的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