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二字炼得好,请作赏析。

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表现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荒原,气势磅礴。 2.抒发了诗人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结合这句话描绘的画面来赏析“随”和“入”即可。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话的意思是:依然怜爱这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漂送我的行舟;我们可知,这首诗表达思乡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颈联的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3.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

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典属国要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

 

查看答案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野望》的中间两联。

 

查看答案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望》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B. 《黄鹤楼》由崔颢创作,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 《渡荆门送别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达了作者痛苦的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D.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4)《钱塘湖春行》中用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