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 ”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盗可__________

②衣食不__________

③则探囊发而为盗矣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1.清除(消灭) 足够 箱子 2.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想法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 3.①衣食不足;②政赋不均;③教化不修。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比较容易,没有古今异义,如“除”:清除(消灭)。 点睛: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顾”“止”“患”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何盗之患”疑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从文中“盗之源”的三个方面概括即可: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

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 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滴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