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下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下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祗于奴隶之手______            (2)执策而______

(3)济济多士______                  (4)博聚英俊_______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 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_______;语段(二)用②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③___________

 

1.受面对众多从而 2.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 3.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4.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解析】甲:选自《韩愈文选》 作者:韩愈 年代:唐 乙:选自《汉书》 作者:班固 年代:东汉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临”在这里是“面对”的意思。 点睛: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或”“尽”“善”是关键字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情感的能力。“其真不知马也”的意思是“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结合整个句子及前面一句“其真无马邪”,可以知道,不是没有千里马,是没有人认识千里马,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可知甲文是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中多为引用名人或一些书中的语言进行论证,很明显是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从“以博聚英俊”可以看出,作者是希望统治者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比喻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以下两段文字均出自《海底两万里》,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同时又希望,他的强有力的潜水船战胜了那海洋中最可怕的深渊,诺第留斯号在无数的船只都沉没了的海上独能存在!”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4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辋川六言①(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A. “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衬托出人,可见人烟稀少。

B. “天边独树高原”中的“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寞。

C. 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 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

B. 我们顺利地按照守林人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密林深处的那堆火山岩。

C. 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莱芜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D. 年轻人一定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