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 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 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B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B项有误。颔联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将“国家危在旦夕”比作“柳絮”;“个人身世经历”比作“浮萍”,诗句中并未使用拟人的修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 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 4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5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的、诱惑而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细的枝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湖水因为春潮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liáo)      一番

B. (chù)      枝稍

C. 细(qiān)      充沛

D. 满(zhǎng)    诏唤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旦     仿佛

B. 朦胧     自由

C. 气息     萌芽

D. 散发     摇动

 

查看答案

“别样”是与众不同的意思。总有一些人,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总有一些景,带给我们别样的情思;总有一些事,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触;总有一段生活,带给我们别样的体验…… 

  请你以“别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①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②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③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④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⑤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⑥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 “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⑦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⑧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⑨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⑩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⑪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⑫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⑬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 “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

⑭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着。

⑮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⑯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⑰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 

⑱“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⑲“爸爸,你还好吧?” 

⑳“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21)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22)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    (发展)      (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1)她紧张地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2)萨拉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