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1.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 3.不能。“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4.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的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 【解析】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哀 溺 文     柳宗元

   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 ①永:永州;②氓:百姓;③绝:渡;④寻常:长度单位。两寻为一常;⑤蔽:蒙蔽。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⑥货:这里指钱。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善游__________             (2)千钱________

(3)有顷__________           (4)溺死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B. 氓咸善游              渔人甚异(《桃花源记》)

C.                     欲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D. 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      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句子翻译。

(1)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 

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两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简短的欢迎辞。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在《红岩》中,渣滓洞监狱战友绝食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你喜欢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物候专题。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简要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