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___________ 等游戏。

2.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_____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_____ ,给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幅荷塘美景图。

3.第⑦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

4.第⑧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5.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捉鱼虾、捏泥人投掷取乐、捉迷藏 2.时间 自然风光风雨荷叶雨后风光荷塘月色 3.从雨打荷叶的声音、姿态两方面描写风雨中的荷叶。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将雨中荷叶摇曳的姿势形象化、人格化,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 4.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荷叶上的水珠 5.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然后找到关键词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捉鱼虾,捏泥人,投掷取乐,捉迷藏等。 2.试题分析:考查记叙顺序、描写对象及其作用。是按时间,由白天写到夜晚。描绘的景物是家乡的荷塘。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雨后荷叶、月下荷叶三幅荷塘美景图。层次分明。 3.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从声音和姿态描写雨中荷叶。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生动的描绘雨中荷叶的迷人景致。注意答出情景关系。 4.试题分析:考查文章详略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荷叶上的水珠,充分凸显了雨后荷叶的风致优美,荷塘景致迷人。这样写能突出重点,材料安排恰到好处。 5.试题分析:考查文章所抒发的情感,这是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本文是通过赞美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要把描写这种手段对表达感情的意义答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乙】 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4)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 徐无鬼》

【注释】 (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奚:何,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秋水 (时:_____________ )         (2)河伯始其面目(旋:_______

(3)黄帝将大隗乎具茨之山(见:________ ) (4)小童辞(辞: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谓失其本心 若知大隗所存乎   B .顺流东行 向为身死不受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5.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文言诗文填空。

(1)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6)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无题》中运用双关写感情忠贞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泊秦淮》中揭示诗歌主题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 “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描写的人物是《水浒传 》中的________(人名)。写出与他有关的另一个情节:______________

(2)《红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_____________ ”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查看答案

请结合语境仿写。

坚韧是生活喷发的一股能量,是生命底色中最抢眼的重彩;初春的嫩芽破土而出是坚韧;离群的孤雁展翅翱翔是坚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