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何求 ⑴船过洞庭时,我为浩淼烟波所感动,昔日...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何求

⑴船过洞庭时,我为浩淼烟波所感动,昔日褊狭的胸怀中那些郁积不散的忧愁也被水荡涤一尽。感觉自己真正年轻,感觉生命力的奔涌,这是最强烈的一回。

⑵一个人的豪情原不可能在逼仄的斗室里产生,一个人的锐志却往往因为大自然的壮美而激发。

⑶我知道一生中将会有许多坎坷和许多失败,但我还是要迎向命运的重奉.并时刻准备着还击。老船工说,洞庭湖的风浪打坏了一条又一条船.但渔民还是在波涛中出没。一个人与洞庭湖较劲,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与命运角力,又当如何?浑身裹创,在所难免;踣地不起,也完全可能。我听着死一样的寂静和催命—样的读秒声,无论怎样衰竭,怎样剧痛,都要撑持着站起,在命运狂风骤雨般的拳头下寻找一线生机。正是这样,海明威借桑地亚哥之口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战胜。”

⑷洞庭湖还太小,当我航行在湖面之上,我的精神更加傲岸挺拔。诚然,我们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我眺望辽远的海空,兀立在波涛之上,那一刻感到了永恒而不惧沧桑。

⑸高扬的灵魂是不会向命运举起降幡的。

⑹现在,年轻人身上的暮气太重了,还没有怎样受挫,就已鸣金收兵。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肩头只能承受多少重负。为什么感叹生命短促,功业难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自伤身世,认为遍尝了世间诸般苦楚,必要“勘破三春景不长”?

⑺我们知道,一口钟悬挂在树上,用钝重的簧舌去敲打它时,它响遏行云,这样子日久天长地敲下去,钟必然毁坏,但它的生命已化作了铜质的歌声。一口钟不被敲打,日晒雨淋,风霜侵蚀,也必然锈成一堆废铁。似这样哑默无闻地坏死,何如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⑻曾经,我在南岳看僧侣做佛课,他们的样子非常虔诚。这些人是被生活打败的人吗?是被命运驱逐出境的人吗,不全是。他们中间不是没有心灰意冷者,但受佛光(尽管这佛光已十分暗淡和微弱)的普照,这样的梦想支撑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要求取正果,重归极乐世界。这本就是十分执着的追求。莫非我们还不如这些避世的僧众?

⑼一个人一生要“死”许多回,每一回的死都如蛇的蜕皮,因此而有新生。蝉蜕是不能相比的,它们将空壳留在枝头,自己也就在深秋的寒风里凄然绝响。它们抱着悲观的态度,是彻底的失败者。

⑽在阳光下行走时,我想,这阳光可使每一颗心保持着青春,不枯朽,不衰竭。年龄绝不是青春惟一的标志,只有那些充满了理想和热爱的心灵才真正懂得青春的意义。

⑾一生何所求?这个答案肯定因人而异。让我来说:我只要自己的心永远年轻。

⑿这正是生命难以独造的境界。

1.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作者所认为的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2.第⑷段中“当我航行于湖面之上”为什么会感到“精神更加傲岸挺拔”?

3.你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

4.“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战胜”此句话对你有何人生的启迪?

 

1.作者所认为的人生真谛是:超越自己、永不言败,永远年轻。 2.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我“感到了永恒而不惧沧桑。” 3.此题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即可。 4.如: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意志,有了意志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够克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作者所认为的人生真谛是:超越自己、永不言败,永远年轻。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作答。我感到“精神更加傲岸挺拔”,是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我“感到了永恒而不惧沧桑。” 3.本题考查针对文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根据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挫折,写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即可。此题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即可。 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意志,有了意志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够克服。 点睛:启示类主要是现代文阅读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诺千金

⑴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⑵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⑶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⑷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⑸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⑹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⑺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⑻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解释“一诺千金”的意思,应该是:

3.本文第⑴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如果“我”回家后确实将自己对山村娃娃们的承诺忘记了,如果你是“大翠”或“小翠”,你会有哪些想法呢?请写在下面。

5.读罢本文,你最想对山村的孩子们说一句什么话?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楫摧        家荡产

B. 忧谗畏讥        乐以忘

C. 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 二者之为    神情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岳形          潜:_____

(2)暮冥冥          薄:_____

(3)酒临风          把:_____

(4)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
(2) 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 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颔联中的“浮”字用得好,赏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默写唐代诗人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一诗。____,   ____。    ____,    ___

(2)《醉翁亭记》中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千古名句(颔联)是: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春天的风是有滋味的,其中包含着花的香;秋天的雨是有滋味的,其中蕴含着思念的苦;书是有滋味的,有人说“最是读书滋味长”;生活是有滋味的,酸甜苦辣样样都得品尝……品味多彩的人生,就是在感受生活丰富的滋味。

    请以“___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将题目补全,抄在作文纸上。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