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与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丘舍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尊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人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约定 离开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回头看 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知错能改,较为诚恳。 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懂礼识义。 4.示例一:是失礼。因为对方毕竟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而且对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已经向元方示好了,所以元方应该给对方一次改正的机会才对。 示例二:不失礼。毕竟友人犯错误在先,而且元方才七岁,他能做到懂礼节、维护父亲的尊严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对他太苛刻。 【解析】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选自《《世说新语》》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不”是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至”,到;“信”,信用。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友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知错能改,较为诚恳。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懂礼识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回答“失礼”或“不失礼”均可; 理由要充分,要言之有理.元方看似无理的行为,表达了对父亲友人不守信用的强烈鄙视,人无信不立,这也告诫了人们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人尊敬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箏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图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A)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B)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C)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D)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光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