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母亲开始愿意散步吗?哪个字表明不愿意散步?你能结合内容谈谈该词语的表达效果吗?

2.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什么?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又是什么?

3.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家庭关系。

5.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6.选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家庭氛围?

 

1.不愿意。本。“本”的意思是“原本、本来”,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所以怕给家人添麻烦,这正体现出母亲为孩子们着想,理解、体贴、关爱子女,表现了母亲的慈爱明理。 2.取决于“我”的原因:①母亲听“我”的。②儿子听“我”的。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 委屈儿子的原因: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②不愿意一家人分开。③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景物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的和谐、美满。 4.尊老爱幼 和谐亲密 5.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 6.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从文中“本”字可以看出母亲原本是不愿意出来散步的,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怕给家人添麻烦,体现出母亲为孩子们着想,关爱子女的品质,表现了母亲的慈爱明理。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家庭出现分歧时,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在外也听“我”的,所以“一切取决于我”;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母亲年迈难走小路,不愿意一家人分开,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属于环境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的和谐、美满。 4.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这句话体现出“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的品质,表现了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文中的“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对句子含意的考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深层含意:(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2)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3)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4)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记叙的事件,然后分析作者表达的目的,即抒发的情感。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一家四口散步的故事,体现出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歌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顺序调换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好吗?

 

 

查看答案

文章围绕一家四口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各句采用的表达方式。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_______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________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______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_______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_______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______

 

查看答案

仿写。

例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仿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