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曾历经国运之变幻,阅尽人事之沉浮...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曾历经国运之变幻,阅尽人事之沉浮,一生殚精竭虑用科技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为中国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B. 由于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他从闻所未闻的草根人物,一下子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C. 打开电视,广告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在所谓的黄金时刻,也往往是广告独占鳌头

D. 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闻所未闻”指听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也形容该事物非常罕见,与此处语境不符,这里应该用“默默无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舱门  轨迹  参数  迎风召展

B. 映衬  备受  沸腾  白手起家

C. 绽放  风彩  凌波  一丝不苟

D. 揪紧  浩瀚  观查员 轻巧灵活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ū)    (zhàn)    那间(shà)

B. (páo)    (qiè)     (pài)

C. 刻(juān)   冽(lǐn)     机(zài)

D. (xián)   (zhuó)   线(qǔ)

 

查看答案

作文小练笔

课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既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请你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其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518一个9岁男孩儿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拒绝烦恼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动。

(1)【观点论辩】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有人认为这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要趁早。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初中教材里的一则文言故事有关简要复述这个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征集结合两则材料选择下面的一副对联续写完整。

上联少壮不经勤学苦

下联                       

上联贤才何须蝇蝇小利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他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奖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国。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五个,新种一百二十一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一百二十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十一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研究院的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中国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志共同抵制。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贪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1)请简要概括第四段的内容。

(2)邓叔群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